通过第一周的良好管理, 确保肉鸡 7 日龄体重达到180g,可以确保肉鸡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和良好的均匀度。肉鸡的 7 日龄体重与出栏体重的相关性特别大,在 7 日龄时体重每增加1g,出栏体重可增加 5~7g。

现代肉鸡的生物学特性
1、快速生长的肉鸡需氧量是单位体重人畜的 2 倍,广泛存在着肺心病的临床症状, 因此饲养者必须注意通风,以保障舍内充足的氧气。
2、出生雏体温不足 39°C,以后逐渐升高,一周龄内雏鸡比成鸡体温低 2~3°C,一日龄的雏鸡仍表现为冷血动物的特性,它不能根据环境温度调节自己的体温。因此,如果环境温度降低,其体温也会下降,从而对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造成影响。直至 3 周以后,自身调节体温的功能才逐步健全。

3、肉鸡消化道相当较短,容积较小,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短,一般 3h 左右,致使许多食物在尚未完全消化吸收即排出体外,故需每天多次饲喂易消化饲料。
4、抗逆性差,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,易受到各种应激。
5、肺小,连接 9 个气囊,充斥于身体多部位,病原体易由此通过呼吸进入体腔; 没有横膈肌、胸腹腔相通,易于互相感染。

提高第一周周末体重措施
1、及早开水开食
第一周育雏的前 72h,是雏鸡消化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,也是培养雏鸡良好食欲的关键时期,及早开水开食不仅有利于促进消化系统 (包括消化道和消化器官,特别是小肠绒毛) 的发育,而且,还有利于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。

2、育雏期间必须考虑的 4 种温度
25~27°C,水温每降低 1°C会降低 1%的成活率。

30~32°C,指雏鸡肚皮以下的位置,如果将温度计挂到网下 10cm,能达到这个温度则更好。

31~33°C,空气温度指舍内 65~70%湿度时的温度。湿度偏低时,鸡体会过度吸收卵黄内的水分, 影响对整个卵黄的吸收。
31~33°C,雏鸡身体上感受到的温度。
3、适宜的湿度
入雏的 1~3d 最好保持 65~70%的湿度, 4~7d 保持 65%的湿度。如果第一周的相对湿度低于 50%, 雏鸡就会出现脱水,周末体重达不到入舍时重量的 4 倍 (180g), 会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。
4、合理的通风
通风目的是保证舍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,排出有害气体、粉尘和过多的水分。所以不能为了保持舍内温度而忽 略了通风换气,冬季也是如此。一周龄内鸡雏由于体重小,需氧量相对较少,舍内空间相对比较大,所以需要的通风量也小,但绝不是可以不通风,必须通过通风保持舍内有足够 的新鲜空气。需要注意的是要求风速小于 0.15m/s,不能直接吹到雏鸡的身上。
5、容易忽略的光照
合理的光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,限制体能消耗, 促进增重,同时对猝死鸡的发病率有所降低。育雏前 7d 的光照应 尽可能明亮,方便雏鸡吃料和饮水, 光照强度应达到 30 勒克斯左右。即每平方米 3W 的光照强度,7 日龄后每平方米1.5W 的光照即可。

6、合理安排饲养密度
在入雏第一周按每平方米 30 只安排即可,一周以后按季节考虑饲养密度。密度过大时,影响鸡只采食和饮水, 空气污浊。氧气不足,引起一些条件性疾病,比如啄癖、大肠杆菌,会严重影响成活率和周末体重; 密度小时则浪费饲养面积,饲养成本增加,且活动量过大浪费饲料。一周的时间虽然很短,但是,管理上的任何失误都会对以后鸡只的生长发育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。因此,第一周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来确保鸡群健康,周末体重达到标准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转载自肉鸡养殖基础技术公众号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学习交流,我们尊重原作者和单位的合法权益,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予以删除,0633-8846777